6月24日至27日的填报志愿,包含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翻看
招生计划,三个批次录取人数非常有限,但是因为高分考生云集,大家的心气儿是不一样的。
本科提前批:看清要求提前批说白了就是在录取一本院校之前提前录取的院校,一般包括有军事、公安、司法院校、国防生、体育、艺术院校志愿,近年来一些重点大学的个别专业也放在提前批录取。有些院校或专业之所以放在提前批录取,都是有原因的。考生报考要了解这些学院的录取要求。比如军校录取在年龄、学籍、身体条件、政治条件方面有具体要求;公安院校在体能测试、政治审查、身体状况方面有具体的要求。熟悉了这些特殊要求和录取规程,至少不会仓促应战。
本科一批:高分也纠结
高分考生在报志愿时更容易举棋不定,因为他们面临着多重选择,左右为难。高分生被这样一个心理左右:想上名牌大学,可名牌大学计划相对较少;填报个一般重点院校吧,又怕吃亏;万一志愿填报得不科学,形成高分低就的局面,心里更是难受。具体情况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第一种情况,高分段考生,积极选报名牌高校。需要提醒此类考生注意的是,这些名牌高校报考率非常高,绝大多数院校的第一志愿录取率连续多年均为100%。因此,选报本科一批院校时一定要认真分析招生院校近几年来的录取平均分、录取规则等情况。积极与拟报考院校进行沟通和咨询。
第二种情况,相对高分考生,全国知名高校有希望,但没有绝对把握。这就慎重处理好报考院校与报考专业之间的关系,这批考生填报知名院校志愿的风险要高于第一种情况的考生,因此在专业选择方面应该适当降低要求。
第三种情况,中等分数考生,由于这些考生所处的位置在本批次内相对靠后,这就使得他们的志愿填报成为本批次最大的难点,如何突出重围,关键在于有效规避热门高校,尤其是京津地区高校。第四种情况,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由于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确定原则是线上考生人数要略大于招生计划数,因此,此类考生在本科一批被录取的概率相对较低。但如果能选报一些近年来第一志愿录取率较低的院校、专业,也有可能圆了本一梦。
本二批次:稳扎稳打
第二批本科院校为一般本科院校。一般本科院校是指在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等方面跟一本院校比较相对较弱的本科院校。这类院校的数量比较多,多是省属院校或办学地点在中小型城市的院校。
填报二本院校要注意:
第一,有些院校在本科一批招生也在本科二批招生,但是专业不同,如果专业考生看不上就不要填报。
第二,一般情况位于省城以上或沿海城市的二本院校录取分数比较高,校名为“大学”的高校比校名为“学院”的高校更容易出现志愿扎堆儿现象,低分考生要注意“避热”。
第三,非省会和沿海城市的高校以及师范类、体育类高校(非体育专业)录取几率高,低分考生要注意选择。
第四,二本院校里面设有对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录取分数低,有的收费高,是低分考生的选择。
第五,在填报征集志愿时,一定要注意近年来出现的“越征集分越高”的情况。一些高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出现了失误,在征集志愿时也将重新参与竞争,致使有些学校和专业出现征集分数升高的情况。有许多考生和家长认为,“能读一本不读二本,能读二本不读三本”。因为二本是公办学校,收费较低,而且一本里面有的专业二本院校也都有,反正将来还要考研,上一本和二本都一样。所以二本批次虽然录取的高校多、计划多,但是竞争还是蛮激烈的。大家公认较好的二本院校,大多是一本线上考生的保底学校,所以会出现有些二本院校录取线比一本线还要高的现象。